第(2/3)页 杨士奇不好意思的挠挠头: “英国人想要和大明瓜分倭国的条件,简直不知所云,自然是不能同意的,只是咱们究竟该如何处置倭国,倒是个难题。” “你先说说你的想法。” “是,部堂。” 杨士奇捋了捋自己的思路,缓缓开口:“倭国孤悬海外,独占一隅,很难管理,同僚们皆以为此地犹如鸡肋,占之毫无意义。” 苏谨瞥了他一眼:“你不用套我的话,我问的是你的意思,不是他们。” 闻言,杨士奇冷汗都下来了。 他确实是想套套苏谨的话,但他也没什么恶意,只是想确定苏谨的态度,好坚决的和他站在一起。 “是,部堂。” “部堂曾对下官耳提面命,下官自然不敢或有所忘,故而下官以为,倭国必须控制在咱大明的龙威之下。” 苏谨淡淡一笑:“理由。” “理由有二”,杨士奇端起茶碗匆匆喝了一口,清清嗓子继续说道: “倭国虽多灾地少,并不肥沃,但存有大量白银,一旦被有心之人利用,对大明进行白银倾销,必然会对大明的经济形成毁灭性的打击!” “嗯”,苏谨点点头:“看来我送你的那几本书,你是有认真看过的。” 杨士奇躬身笑道:“部堂所赠,一日不敢或忘,每日诵读。” “继续说吧,第二个理由是什么?” “海峡!” 杨士奇毫不犹豫的说道:“朝鲜和倭国之间的海峡,乃掌控南北海域的重要海域,若落在他人手里,必会掐制我大明的咽喉!” “军、政、经三道,看来杨侍郎已融会贯通,这侍郎的位置啊,的确是有些委屈你了。” “部堂!” 杨士奇的冷汗都下来了,赶紧想出声解释,然而苏谨却笑着摆了摆手: “你慌什么?我是那嫉贤妒能之人?” “部堂自然不是,只是下官...” “好了”,苏谨盯着他的眼睛,似乎能读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: “我以前曾跟你说过,礼部尚书也好,工部尚书也罢,我不过是暂时过渡,迟早还是要走的。” “啊?” 杨士奇一愣,继而大惊:“部堂要走?” “嗯,不过不是现在,放心吧”,苏谨抬头仰望着堂外的蓝天:“世界那么大,我总要去转转的。” 杨士奇愕然看着苏谨,不明白他的意思。 显然,苏谨没心思和他解释什么,将话题又引了回来:“其实你的想法没什么问题,只是细节上面需要再把控一下。” 第(2/3)页